曾记否?乌蒙磅礴走泥丸
九十五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九十五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忆往昔峥嵘岁月,曾记否?乌蒙磅礴走泥丸。昭明通达,乌蒙儿女热血激昂。
——— 庆祝建党95周年实践团队
青山有幸埋忠骨,凤凰山麓卧英魂。
2016年7月20日清晨,足球博彩平台-博彩平台 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社会实践团队小分队胡钦等人来到了云南省昭通市。阵雨初歇,小雨连绵。我们首先来到了位于昭通市城南郊的小凤凰山上的昭通烈士陵园。在对工作人员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陵园始建于1950年;1980年新建了展览室,亭子,纪念碑英雄塑像。昭通县党委代表会上,正式命名为"昭通市烈士陵园"。现安葬有李峰刚等革命烈士30名,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病逝老红军李春田等老干部。2000年在烈士墓正面新建革命烈士事迹长廊,介绍昭通的烈士事迹。工作人员说道,每年清明节前后,昭通市直和昭阳区直的干部,群众,中小学师生都要到烈士陵园向烈士们敬献花圈,祭奠烈士,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它是昭阳区唯一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雨收住了势,我们拾级而上,湿漉漉的石阶透着淡淡的绿意,两边青松林立,林间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整个陵园显得格外清幽。来到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大伟岸的英雄塑像,他持枪而立,注视着远方,仿佛在日夜守护着脚下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放眼望去,整个园区苍松翠柏围绕,清静幽雅。环顾四周,墙上生动的浮雕与遒劲有力的刻字将先烈们的传奇故事,热血风采娓娓道来。解放战争,清匪反霸,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乌蒙儿女豪杰辈出,前仆后继,为历史的传承与积淀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就了乌蒙精神最恢宏瑰丽的诗章。伴着无比严肃而敬仰的的心情,我们每人手拿一束菊花,轻轻地放在烈士们的墓碑前,默默地,告慰着那些长眠于青松下的英烈们。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没有改变。
金戈铁马,风雨从戎罗炳辉
2016年7月20日中午,苏州大学庆祝建党95周年社会实践团队小分队胡钦等成员离开昭通市前往彝良参观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云贵高原,气候变化莫测,36℃的高温炙烤这片炙热滚烫的土地。追寻先烈的热血英魂,追忆一段红色记忆。汽车穿梭在磅礴的乌蒙山间,九曲回肠的乡村路环山而行。高温,颠簸,长达4个多小时的车程,无不考验着大家的意志。于下午4点半左右,终于抵达位于彝良县城西侧将军山上的罗炳辉将军纪念馆。由于管内维修,实践成员仅参观了在纪念馆馆舍右侧的浮雕文化墙,文化墙长20.05米,宽4.5米。墙上青铜漆喷面的浮雕作品,讲述了罗炳辉将军风雨从戎投身革命,驰骋疆场挥师杀敌,追求革命理想及深受百姓爱戴的故事。
观毕,心中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罗炳辉将军一生南征北战,效命疆场,马革裹尸,为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无数的英勇的乌蒙儿女的代表,乌蒙这片热土因他们而神奇,隽永。
我们踏着先烈足迹,寻觅革命精神,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们历经九十五载风雨沧桑,走向胜利的答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