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苗勇,1965年6月出生,浙江诸暨人,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博士毕业。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任中国金属学会连铸分会副主任委员,连铸工艺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Journal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编委、《连铸》副主编。
长期从事洁净钢冶炼、高效连铸、冶金过程模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创新计划、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创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企业合作等科研7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4项,出版《钢的精炼过程数学物理模拟》、《冶金过程数值模拟分析技术的应用》、《金属材料制备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等著作和《洁净钢生产的中间包技术》译著4部,参编《连铸结晶器》、《现代连续铸钢实用手册》著作2部,主编《现代工艺冶金学(钢铁冶金卷)》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发表论文260余篇,被SCI、EI收录200余篇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冶金学》负责人、《冶金工程概论》主讲教师,已培养博士25名,指导的2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荣获魏寿昆科技教育奖(青年冶金奖)、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
主要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1984.09-1988.07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 本科生
1988.09-1991.03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 硕士生
1991.03-1994.03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 博士生
1993.03-1993.10 日本新日铁先端技术研究所 博士生
1994.03-1996.03 东北大学冶金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1995.06-1995.10 日本新日铁先端技术研究所 博士后
1996.03-1999.05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副教授
1997.07-1997.12 日本新日铁先端技术研究所 高级访问学者
1998.02-1998.08 瑞典皇家工学院冶金系 客座研究员
1999.06-至现在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教授
2001.12-至现在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学科 博士生导师
2002.05-至现在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副院长
2004.10-至现在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二级教授岗位
2012.10-至现在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学科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